绿树浓荫,夏日且长。闲坐窗前,打开一本本经典的曲集,从巴洛克时期的古典音乐,到二十世纪初的现代音乐,当指尖在黑白琴键上抒写,无尽的美好在空气中氤氲荡漾,心绪亦如雨后晨曦般平和宁静,热浪风燥都一一消散,音乐就是会有这种神奇的魔力。
在世界音乐之林中伫立着各种不同的流派,其中古典音乐绝对是最耀眼璀璨的一支,古典钢琴音乐更是以其隽久永恒的魅力,成为艺术殿堂的瑰宝,被音乐爱好者世代流传和推崇。
古典音乐起源于欧洲,历史悠久、流派众多,演奏风格也不尽相同。肖邦《革命》的波澜壮阔、贝多芬《月光曲》的优雅、李斯特《爱之梦》的浪漫,无论是恢宏大气的作品,或是柔美婉转的曲调,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都能让人在作曲家构建的艺术氛围中,得到灵魂的感召和内心的升华。
巴洛克时期的古典音乐
巴洛克时期的古典音乐家代表、德国作曲家约翰·赛巴斯蒂安·巴赫(JohannSebastianBach),首先将钢琴调律采用的十二平均律这种方法,运用到作曲中,于1722年和1744年分别创作了《十二平均律曲集》上、下两卷。巴赫的平均律共写了24个大小调,每一个调都包括了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赋格,一共是48首。
《十二平均律》第一首前奏曲,简洁而朴素动人,以均衡、流畅的线条,纯粹、自然的描述,瞬间把人的心灵涤荡成一片澄明的海洋。
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音乐
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音乐家代表弗里德里克·弗朗索瓦·肖邦(FryderykFranciszekChopin),将19世纪流行的沙龙舞曲华尔兹这种具有很强律动的旋律,结合伴奏形成了圆舞曲固定的音乐风格。肖邦于1924年创作了第一首圆舞曲,1935年创作的《降A大调华丽圆舞曲》是肖邦圆舞曲创作成熟的标志之一。
这首呈献给黛莉伊男爵夫人的《降A大调华丽圆舞曲》,色彩明朗、技巧突出,整个乐曲律动连贯、辉煌华丽,人们仿佛置身于一场精彩的宫廷舞会中。尼克斯曾说:“序奏是何等的快速!随后所有舞蹈精神表现是何等的精彩!”肖邦的这首圆舞曲继承了传统,同时也赋予了他独特的音乐语言。
古典音乐之美在于他特定的时代背景,以及背后那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与积累。这些风格各异、弥足珍贵的作品,就像天空中的一颗颗繁星,璀璨着、闪耀着,将每一个音乐之梦点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