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段关于信仰与热爱的故事
一场跨越时空的精彩演绎
一次属于你我的音乐之旅
01
电影《钢琴家》
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、钢琴家席皮尔曼的自传改编,由德、法、波兰、英国合拍的战争史诗大片《钢琴家》,以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生存的故事,揭露了德国纳粹的血腥屠杀以及战争的残酷。此片迅速风靡了欧洲乃至全世界,并荣获了法、英电影协会,坎城电影节与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等多项大奖。
02
《钢琴家》中的《g小调第一叙事曲》
影片中,导演罗曼·波兰斯基用音乐作为武器,控诉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,用钢琴艺术来抨击德国纳粹的残暴。而片中最高潮的部分,是钢琴家席皮尔曼为德国军官演奏的肖邦《g小调第一叙事曲》,这段用德国博斯纳(PERZINA)钢琴演绎的波兰民族抵御外敌侵略的伟大乐章,以丰富的情感叙述和波澜迭起的音乐冲突,表现出了战争与抗争的英雄主义气质,激荡震撼的琴声给予了听众“灵魂的呼唤”,使得电影主题骤然升华。
钢琴家席皮尔曼在电台录音,战争爆发
席皮尔曼用饱经战争的双手为德国军官演奏
战争结束,席皮尔曼再次演奏出美妙的乐曲
03
关于肖邦的《第一叙事曲》
作为19世纪欧洲伟大的浪漫主义音乐诗人弗雷德利克·弗朗索瓦·肖邦(1810-1849),一生创作了200多首杰出的钢琴作品,其中创作的的叙事曲为四首,g小调为第一首。创作此曲时,正值波兰被俄国的沙皇统治时期,有人说,这是肖邦创作《叙一》的心情流露,也有人认为,这首曲子是取材于波兰爱国诗人米茨凯维奇的悲情长诗《康德拉·华伦洛德》(诗中讲述了一个民族英雄为国牺牲的故事)。无论是哪一种创作初衷,肖邦的《第一叙事曲》,注定是一首融合了悲情色彩、英雄主义和爱国情怀的“哀歌、战歌”。
肖邦和他的《叙事曲》
关于这首曲子,有一段有趣的插曲:舒曼有一次遇见肖邦,当面表示自己在肖邦的全部作品中最喜欢这首g小调叙事曲。肖邦听后沉思片刻说:“哦!我真高兴,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。”
04
跨越时空的演奏,向经典致敬
“世界以痛吻我,我却报之以歌”。一生都活在祖国的动荡和病痛折磨的肖邦,用毕生的心血创作出一首首伟大的音乐作品,多少人热爱肖邦的音乐,将他的作品代代相传。
肖邦的《g小调第一叙事曲》自问世近200年以来,赢得了无数钢琴家的喜爱与青睐,鲁宾斯坦、阿什肯纳吉、霍洛维茨、阿格里奇、齐默尔曼、傅聪、朗朗、李云迪……世界各国的钢琴大师,都将对此作品的理解和热爱倾注在演奏当中,以自己的方式向这位伟大的钢琴家致敬,向经典致敬。
△钢琴家们的《g小调第一叙事曲》演奏视频合集
《钢琴家》中的《g小调第一叙事曲》原声是由波兰钢琴家亚努什·奥莱依尼查克(Januse Olejniczak)演奏,其因高超的演奏技巧和艺术造诣而闻名于世,也使得影片中的这段经典被人们津津乐道。
△亚努什·奥莱依尼查克
阳光明媚的下午,当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17岁少年坐在百年博斯纳古钢琴前,弹起这首《g小调第一叙事曲》,当经典与创新在时空中穿梭,彼此碰撞又相互交融;当美妙的音符在空中盘旋回荡,此刻肖邦的乐曲跨越时空,被赋予了崭新的魅力。
与《钢琴家》同款的百年古琴,不因岁月而蒙尘,琴声虽饱经沧桑却历久弥新,在天才少年的激情挥洒中,那些深沉舒缓的、波澜壮阔的旋律,便愈显韵味悠长。
△《钢琴家》电影原声与央音学子演奏视频剪辑
时光不停流淌,模糊了岁月的印记,但热爱永在、音乐永在、经典永在。
※本期视频部分内容摘自电影《钢琴家》和哔哩哔哩官网
博斯纳钢琴 PERZINA PIANO │ 推荐内容